7月21日全国十大正规配资,一汽-大众全新揽境以29.99-31.99万元预售价开启预售。尽管新车以三联屏座舱、第五代EA888发动机升级为卖点,但近30万的起售价与老款终端21万的实际成交价形成近10万元价差,引发市场对大众定价策略的强烈质疑。在新能源与燃油车价格战白热化的2025年,这场“以换代涨”的豪赌能否成功,已成行业焦点。
一、价格争议:换代溢价VS终端跳水,消费者的两难抉择
1. 老款“清仓价”重塑认知
据多地经销商信息,现款揽境因换代清库,终端优惠幅度高达5.3万元:
◦ 330TSI两驱精英版裸车价跌至20.89万元(指导价26.19万);
◦ 主力车型380TSI四驱版成交价仅24.69万元(指导价29.99万)。
“20万级德系中大型SUV”的用户心智已被终端实际成交价锚定。
2. 新款预售价的三大矛盾点
矛盾一:涨幅远超配置升级
新款核心升级仅为8155芯片车机、副驾屏及200kW发动机(老款高功162kW),智能化与动力提升成本预估不足3万,但溢价超7万。
矛盾二:砍掉V6却涨价,性能标签弱化
老款2.5T V6版本优惠后仅30.89万,新款取消六缸机后顶配反涨至31.99万,性能降级与价格上升形成倒挂。
矛盾三:竞品定价压制明显
理想L8起售价33.98万(终端优惠后31万级),问界M7智驾版29.98万,新能源竞品以更高智能配置挤压燃油车溢价空间。
二、大众的定价逻辑:品牌上攻的冒险与困局
1. “去低端化”战略的激进尝试
一汽-大众试图借换代摆脱“以价换量”标签:
◦ 现款揽境2024年销量仅1.7万辆,但7万元级优惠导致品牌价值严重受损,单车净利润骤降;
◦ 新款强行锚定30万价格带,意在重塑“德系高端SUV”形象,为后续电动车定价铺路。
2. 成本转嫁的无奈之举
◦ 三联屏(15吋+11.6吋+10.25吋)、8155芯片、L2+级IQ.Pilot系统推高智能化成本约1.8万元;
◦ 第五代EA888发动机产线升级分摊研发费用,单车成本增加约0.9万;
◦ 但成本增幅仅2.7万,与7万溢价差距揭示品牌溢价诉求过高。
三、市场现实: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吗?
1. 老款性价比碾压,清库或冲击新款
当前老款库存深度达3.5个月,经销商为回笼资金持续降价:
◦ 北京等地提供“置换补贴+金融贴息”组合优惠,实际购车成本可再降2万;
◦ 抄底老款成为务实选择,尤其对V6动力、机械四驱有执念的用户。
2. 新款的核心用户群画像
若维持现预售价,仅三类人群可能买单:
◦ 科技配置敏感型:愿为副驾屏、语音控车多付5万溢价;
◦ 德系安全信仰派:认可84%高强度钢车身与“三高测试”可靠性;
◦ 政策限制区用户:部分限牌城市燃油指标即将到期,被迫选择燃油车。
四、破局关键:8月上市定价的生死线
历史经验表明,大众系新车上市3个月内常出现价格松动:
• 预期终端策略:
◦ 若正式上市价下调2万(27.99万起),辅以置换补贴1.8万+金融贴息1.6万,实际门槛可压至24.6万,与老款持平;
◦ 否则将面临理想L8、问界M7的智能化碾压,以及汉兰达(终端23万起)的性价比围剿。
• V6复活的可能:若首月订单未达预期,不排除复产2.5T版本(定价35万+)填补高端空白。
结语:一场与时代悖行的定价实验
当比亚迪唐DM-i杀入18万、理想L6降至25万级时全国十大正规配资,全新揽境以30万预售价的勇气,实则是传统车企对燃油车残存价值的最后试探。问题不在于它是否值10万溢价,而在于还有多少人愿为这份“德系燃油情怀”买单。
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